在日前剛剛結束的二十大會議上,再次強調了“兩山”理念以及生態環境治理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并且指出要有計劃、分階段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為加快碳中和技術研發和創新,加快綠色技術落地,推動碳中和可持續發展,9月27日2022首屆碳中和技術方案獲獎項目正式發布。此次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在全國共評選出5個卓越項目獎。該活動已分別于2020年和2021年在意大利和德國舉辦,在創新技術的可持續應用方面全球影響力巨大。
煙臺金正環保憑借環保水處理行業脫穩耦合平板膜法礦井水零排放技術榮獲卓越項目獎,也是山東省唯一獲此獎項的單位。
這一獎項是對公司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工作的高度肯定與鼓勵。
傳統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復雜繁瑣導致了高耗能,并且后期產生了需要消耗更多電力處理的污泥等雜質,而火力發電是通過燃燒化石燃料生成的熱能才能產生電能,這大大增加了碳排放,對大氣環境造成了更大的負擔。2018年據我國電力部門統計,電力方面碳排放占比達到50.6%,因此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將是我國碳減排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
2019年,金正環保獨創的脫穩耦合平板膜法礦井水零排放技術在袁大灘煤礦礦井水深度處理項目投用。該工程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第一個煤礦礦井水零排放項目,處理規模為36000m3/d,按年運行365天計算,年回用水量1200萬立方米,折合節省標準煤3.6萬噸,二氧化碳減排6萬噸。相比傳統工藝,在降低客戶運行成本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
金正環保獨創的脫穩耦合平板膜法礦井水零排放技術,降低了運行成本,簡化了工藝流程,軟化污泥產量最高減少60% ,有效減少了后期化石燃料的燃燒,避免環境二次污染,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多贏,為節能降耗及減排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金正環保此次獲獎的專利技術,是集成了先進的預處理、脫穩結晶、平板膜等先進工藝和設備,形成了獨有的工藝專利技術,擁有完安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全工藝鏈擁有專利100余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徹底解決“卡脖子“問題。
該技術還可應用于煤化工、電力等行業,實現降本增效,助力碳減排,在國內外環保領域尤其是水處理方向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實際、可靠的推動意義。同時,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上海交大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綠色增長研究院等權威、知名媒體報刊就2022首屆碳中和技術方案獲獎項目相關內容做了正式發表。
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未來,金正環保也將和其他獲獎企業一起更好地助力“雙碳“目標地達成,為聚焦雙碳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發展和顛覆性技術布局、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提供新的路徑與對策,為響應聯合國凈零排放倡議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中國力量!